隐形记录,智能整理
ChatGPT的新笔记工具主打“隐形”记录体验,用户只需在macOS桌面应用中点击聊天窗口右侧的圆形图标,即可启动录音模式。工具会在后台自动转录会议或讲座的音频内容,并实时分析提取关键信息,生成结构化的笔记。这些笔记会直接保存至ChatGPT的Canvas界面,方便用户随时查看和编辑。这一功能无需额外机器人加入会议,确保了会议的私密性和自然性。
与传统笔记工具相比,ChatGPT的笔记功能利用了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,不仅能生成精确的转录文本,还能根据用户需求提炼关键点、行动项或总结报告。例如,用户可以通过提示词要求工具“列出会议中的所有决定”或“总结关键讨论内容”,从而快速获取结构化的信息输出。
逐步开放,面向专业用户
据OpenAI官方消息,该笔记工具已于2025年6月4日向Team用户先行开放,并于6月18日起扩展至Pro、Enterprise和Edu用户。这一分阶段的发布策略显示了OpenAI对功能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的重视。目前,该功能仅限于macOS平台,移动端和Windows版本的支持计划尚未公布。
值得注意的是,ChatGPT的笔记工具与OpenAI近期升级的记忆功能相结合,可参考用户的历史对话记录,提供更个性化的笔记生成体验。这意味着工具能够根据用户的工作习惯和偏好,自动调整笔记的格式和内容,进一步提升效率。
市场反馈与竞品对比
Twitter上的讨论显示,用户对ChatGPT新笔记工具的反应总体积极。许多用户称赞其无缝的转录能力和智能总结功能,认为它在处理冗长会议记录时尤为高效。一位用户表示:“相比手动记录,ChatGPT的笔记工具让我能专注于会议本身,事后还能快速获取清晰的总结。”
然而,也有用户指出,与Granola、Notion等专业笔记工具相比,ChatGPT的功能在某些场景下仍显基础。例如,Granola提供了更强大的实时协作功能,而Notion则在文档管理和多平台支持上更胜一筹。尽管如此,ChatGPT凭借其与AI模型的深度整合和灵活的提示词功能,仍为用户提供了独特的使用体验。
更广泛的应用潜力
除了会议记录,ChatGPT的笔记工具还适用于多种场景。例如,学生可利用其整理讲座笔记,快速生成学习材料;研究人员则可通过上传文本或视频内容,提取关键信息并生成思维导图。此外,结合OpenAI的API,该工具还可集成至Slack、GoogleDocs等工作流平台,进一步提升生产力。
AIbase认为,ChatGPT的笔记工具不仅是对现有功能的扩展,更是OpenAI向更智能、代理式AI助手迈进的重要一步。未来,随着工具的跨平台支持和功能优化,其在教育、企业和个人知识管理领域的应用潜力将进一步释放。